新源学校习作教学探索之路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新的教学理念的渗透,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多年以来,我们在阅读教学上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收效甚微。可以说,80%的课堂时间我们是用于阅读教学,习作教学成了附属品,学生不断地输入,可我们忽略了输出,重阅读轻习作不仅使我们的阅读教学方向不明,并且习作成为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一个棘手问题。

2016年9月,我校小学语文教研组就明确了以习作教学为教研方向,开展教学研究。小学六个备课组各自成立了校级的小课题,其中二年级组《看图写话的指导策略》、三年级组《三年级随文片段描写的指导指导策略研究》、四年级《指导学生片段描写的有效性研究》都是直指习作教学,我们依托青年教师研修班,开展一人多轮式课例研究。

经过一个学期的试验,我们发现,这种以小课题为引领的一人多轮式研究非常有效,确实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探讨习作教学的机会,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每个老师提供的课例都是针对自己班的情况,点很小,也很零散,针对自己年级很有效,对其他年级来说,由于教学的重点不一样,实效性不大,所以产生了人力和思维资源的浪费。

2016年12月——3月,开展习作教学阅读,向全校教师推荐了习作教学书目,开展广泛的习作教学研究的阅读。进行文献梳理,明确习作教学研究的前沿,找准我们的生长点。

2017年2月,学校为我们小学语文组的发展搭建了专家资源平台,在刘晓军老师的指导下,在新创教育机构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以年级为单位确立了较为系统的习作教学研究方向。

1

2017年3月——5月,我们开展了多轮习作教学课,其中,刘晓军老师共进行了四次指导,第一次是针对我校的研究方向——习作专题以及我校习作教学的现状搭建了框架,给各个年级指明了研究的方向。第二次是在多次磨课的基础上展示了三堂习作课:谭琳《有趣的儿童诗》、傅娅铃《看图写话——把句子写具体》、唐开华《不一样的说明书》。第三次是唐开华和唐霖的习作课同课异构。第四次是唐开华《有意思的心理描写》习作课。这四次指导,使我们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思路越来越明晰,不论是对上课老师,还是对观摩的其他老师,都有很大的提升。

4

2

3

在这种浓烈的教研氛围里,很多老师愿意公开课时展示习作课,康琼仙在第七届全国中小学“国家课程校本化”研讨会上提供了《情景交融  笔下生花》研讨课。

5

本学期,我们还开展了全员参与的第一届“新源杯”学生习作大赛,促进了学生习作的兴趣。下学期,我们拟继续开展习作课的研讨,吸引更多的老师主动上习作课,研究习作教学。下学期,我们拟开展习作专题的读书交流会,鼓励更多的老师奉献教学的智慧,让我们的学习教学扎实落地,通过长期的探索,真正解决习作难教、习作难写的问题。

2017年6月,我校杨芳校长带队,组织老师参加了“巴蜀儿童文学教育联盟走进达川实小”的研讨活动。在本次活动中,我校对习作教学的探索得到了专家的一致认可,学校成为了“巴蜀儿童文学教育联盟”理事单位。

6

撰写:谭玲                         审稿:康琼仙

教师发展部

2017年6月6日



Copyright©2002-2024成都高新新源学校版权所有
发文 蜀ICP备1603634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