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源讲坛”开讲了

为了践行教研培一体化思想,扩大外出培训学习的效益,我校建立了多维分享机制,本期“新源讲坛”以“学习新思想,更新教育理念”为主题,由陈红老师和帅玉亮老师分享外出培训收获。

图一

五月,有和风满上林,更有教育追梦人,我校唐开华、陈红老师参加了吉春亚名师工作室北京和鄂尔多斯的跟岗学习,本着“积极参与、主动融入、虚心学习、注重沟通”的学习原则,她们仔细观察、认真学习领会。陈红老师主讲《“研”之凿凿,行之灼灼》,从生机勃勃的校园文化、独具匠心的教学艺术、研思并举的专业成长三个方面做了分享。特色突出的校园文化,以科学家命名的班级,使我们感受到一所学校的匠心独运。十几堂课的教学观摩,两位老师对照自己的教学实践深入思考,明白了各个学科都要将学科要素落实在课堂中;要建立课堂回答问题和评价的规则与基本模式;要练课堂表现力,练灵活的教学设计;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逻辑性、思辨性;课堂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问题驱动或情境激趣,且老师也要融入情境;课堂思维导图的引入,训练学生的思维,帮学生建立整体视角。

图二图三

帅玉亮老师分享主题是《强化育人主阵地,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他讲述了岳聪副校长带领我校学习团队赴北京参加主题为“2023年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论坛”活动的行程和感悟。

一是关于学习方法的。我们常常说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但是,我们的学习方法新进吗?科学吗?”教师也要与时俱进,学习新的学习方法,才能“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二是关于“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发展建设的思考”。“人航”学校是一个从小学到中学的学校,这一点和我们学校以及所有九一校的特征是一致的,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艺体、科学等学科的老师也面临着跨多年级教学的问题,学生的年龄跨度大、认知能力也有巨大差异,针对不同学段的学情进行备课和上课及在教学设计中开展小初的知识衔接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地方。正如中国教育协会副会长谢维和主任所说:“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办学模式本身存在一定差异,具有不同类型,包括整合性、整体性、校园一体化与多体化等等。它们各自所面临的挑战与困难也不一样,其中最突出的矛盾与挑战是小学与初中之间的张力与协调机制。而建立这个衔接机制,非常关键的是充分认识小学与初中的关系,而核心是科学认识学生发展的需求,真正发挥一以贯之的优势”。总的来说,九义校的发展不仅需要依托学校领导的统一指导,我们在教学一线的老师也是参与者,做好“小初衔接”,更是我们应当关注的焦点,例如小学和初中老师对于学生学情的信息互通和教学经验共享,都是促进“小初衔接”的途径之一。

三是课堂教学的变革。彭弋潇老师在参加完“人航”学校的听评课活动后专门向大家分享了关于“跨学科教学”的案例—— “清明上河图”为主题的美术+音乐的跨学科课程。“人航”的课程案例较为创新的以美术与舞蹈的形式同堂展现,基于统一课程主题穿插进行教学,例如在本课的前部分时间以美术赏析评述的形式分析了《清明上河图》的构图及人物动态特征表现,在课程中段,又以模仿画中人物动态的形式开展舞蹈的形体训练。这种较为新颖的“联合教学”模式,打破了固有的单教师课堂的形式,各科教师基于同一主题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同一节课程中向学生展现了不同的学科特色。该课例为跨学科教学提供了新的范式,我们可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尝试。

图四  图四

学习拓宽眼界,分享辐射发展,思考激发创生,“新源讲坛”作为教师发展的校本平台,为老师们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体现了开放、多元、融合的思想,更体现了我校“协同发展,共建共享”的教师团队建设思想。


Copyright©2002-2024成都高新新源学校版权所有
发文 蜀ICP备16036345号-1